•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经济林研究毕业论文选题(经济林研究毕业论文
  • 8年成材种什么树种好
  • “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通过
  • 【2022中国有约】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
  • 青海确定第一批乡土树种名录

通知公告

  • 《经济林研究》投稿方式
  • 《经济林研究》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经济林研究》期刊栏目设置
  • 经济林研究版面费是多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碳交易启动助推碳经济 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来源:经济林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交易场所、交易方式和交易时间、全国碳排放交易实施细则和相关活动将进一步规范,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

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交易场所、交易方式和交易时间、全国碳排放交易实施细则和相关活动将进一步规范,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将推动碳经济的发展。森林碳汇、沼气发电和节能减排值得关注。未来,随着碳排放配额的收紧,高耗能行业的成本将会增加。随着碳市场的持续稳定运行,长期的碳减排效益有望,这将促进各种碳减排技术的出现。

积极做好运营保障工作

6月23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发言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距离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开放只有几天了,目前各方都在争取在7月1日前正式开放。”

据了解,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作为全国碳市场。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交所积极做好运行保障工作,确保碳交易正式启动。

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碳排放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交易集中统一交易。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招标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上市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上市协议交易单笔最大申报数量不超过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宗协议交易的单笔交易申报量最低不得低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上交所还规定,上市协议交易的交易价格限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10%,大宗协议交易的交易价格限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10%。前一交易日的价格在±30%以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李俊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是为了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市场机制。碳市场的持续稳定运行将形成长期的碳减排效益预期,有利于各种碳减排技术的出现。

“这最终会促进经济社会的体制性变革,促进发展转型,即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李俊峰说道。

行业组织预测,一旦全国碳市场启动,按配额发放规模计算,中国市场将超越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助力碳经济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气候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熊小平理事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是对碳进行定价,从而对各排放主体的碳减排行为给予经济激励。在一定的碳排放控制目标下,不同碳减排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存在差异。允许市场交易将降低全社会的整体减碳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到“十四五”末,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交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从更长期来看,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至3万亿元。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明确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等8个高耗能行业,并将逐步纳入。碳市场初期,2200家电力行业企业作为突破口被纳入第一批交易主体,后续将按照“成熟一个,包含一个”的原则纳入其他行业。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环保行业分析师牛波认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市场机制下的碳定价,以及逐步影响社会、行业、企业在能源投资和生产决策方面的深入供给侧改革,也是落实国家“双轨制”的重要抓手。碳”的目标和愿景。

牛波表示,他看好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对碳经济的推动。 “比如,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近40亿吨,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从碳交易正式启动到今年年底,超过2200家电力企业必须完成碳配额的分配和交易、履约和支付等全过程工作。”牛博说。

牛波指出,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有望在森林碳汇、沼气发电和节能减排三个领域提振碳经济。森林碳汇作为最经济的“碳吸收”方式,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建议关注岳阳林业、造纸等拥有森林碳汇资产的企业,以及关中生态等在土地和空间绿化方面有特殊技术的企业;沼气发电 将废弃沼气直接回收利用或回用发电,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建议关注百川常印等;节能涉及面广,建议关注杭州锅炉有限公司,在设备环节提供节能服务。以及新兴且潜力巨大的建筑节能改造运营市场,建议关注南方电网。

完善碳交易尚需时日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低成本碳减排的关键。目前,碳排放交易体系通过设定碳排放价格,在短期内增加了低效率企业的成本,并为高效清洁企业提供了激励机制。从长远来看,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影响未来的投资方向,使长期投资更倾向于清洁低碳,最终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文章来源:《经济林研究》 网址: http://www.jjlyjbjb.cn/zonghexinwen/2021/0624/427.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加
    下一篇:张军大使:敦促美方立即全面取消对古巴的经济

    经济林研究投稿 | 经济林研究编辑部| 经济林研究版面费 | 经济林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林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经济林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